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继中药茶饮、中药咖啡后,最近,“中药鸡尾酒”在许多城市酒吧出现。鸡尾酒中加入当归、陈皮、人参等中药材,并标注“活血化瘀、安神助眠”等功效,有人认为这是养生娱乐的结合,也有人认为是智商税。
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记者看到,“中药调酒”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。与传统的药材浸泡式药酒不同,这些酒吧主推的是以中药药酒为基酒,酒单上标注了每款酒的主要中药成分,也标注了不同的功效。上海市一家酒吧的负责人介绍,酒吧自从推出中药调酒产品后,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。在中药调酒的效果方面,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中药师谢凡表示,从中医药理论来看,酒本身具有辛热之性,可活血通络、驱散寒邪、助行药力,常作为药引、溶媒、炮制辅料,但一定要注意配伍用量以及个体差异。因为中医最重要的原则是“辨证施治”。有的药物与酒精同用会影响疗效,甚至有反作用。“药食同源”理念自古有之。近年来,伴随中医文化热度攀升和全民养生需求升级,商家不断探索中药加食物的养生产品。但不是所有的中药材都能与食物搭配,除了科学性、专业性,还应该注意法律边界。